第三百四十五章 签约BEYOND
黄嘉驹! 活的…… 李亚东本不信“天妒英才”的说法,但这个词语用在黄嘉驹身上,无疑又十分贴切。 BEYOND组合于一九八三年成立,但真正崭露头角,却是在一九八八年《秘密警察》发布之后,继而凭借一九八九年的《真的爱你》,彻底走红。然后在一九九三年,黄嘉驹在日苯参加电视节目时,从高台坠落,不幸去世。 终年不过三十一岁…… 仅仅用了十年之间,在黄嘉驹的带领下,BEYOND便成为了香港殿堂级的乐队,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殿堂级。 WMF,世界音乐先锋组织曾进行过评选,BEYOND名列世界乐队排名第四,主唱黄嘉驹和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一并获得WMF的终身金针奖。 这一荣誉在华人世界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属于黄嘉驹。 曾有教父级别的音乐人,评价香港音乐时,就说过一句话:香港没有音乐人,只有黄嘉驹。 日后的华人音乐圈里,拥有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有两个。 一个是张雪友,一个是周洁伦,前者被誉为“歌神”,然而却缺乏创作才能,很多歌曲都是翻唱,或是借鉴国外歌曲;后者倒不是不乏创作才能,但所创作的歌曲,大抵禁不起时间的消磨。 不能说他们不好,只是比起黄嘉驹而言,逊色的依旧不是一星半点。 而这样的一个人,却仅仅活了三十一岁。 倘若再给他三十年,又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简直不敢想象…… “哦,无妨。”李亚东收敛心神,笑着摆手,“对了,你们是?” 他当然是明知故问,只是想弄清楚他们来自己公司的目的。 黄嘉驹笑了笑,此人穿着一身白色的休闲装,很随意的走动在这家背影雄厚的大公司里,显得与周围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以及精致的办公坏境格格不入。但正是这份格格不入,愈发彰显得他的身份不太一般,猜测至少是一位管理人员。 彬彬有礼的回道:“我们是一个乐队组合,名字叫作BEYOND。” 他见对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除此再无半点涟漪,尴尬一笑,又补充了一句,“还不怎么出名,只发过一张专辑,先生没听过也很正常。” “哦。”李亚东笑着点头,问道:“那你们来这里干嘛?” “我们之前签约的公司很小,而且合约已经到期,听说贵公司正在吸纳艺人,有意过来试试。不过很可惜,刚才跟里面的那位负责人谈了谈,很多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所以,我们只能另谋下家。” “下家?” “嗯,华纳唱片也有让我们过去试歌。” “华纳?”李亚东心中一凛,BEYOND去哪里都可以,但绝对不能去华纳,那帮家伙接下来会一个劲儿把他们往日苯送。 “行了,你们不用去那里,跟我来。” 说着,李亚东直接踱步拐进了旁边的办公室。 弄得BEYOND四人面面相觑,但还是跟了过去。 香港这个年代的唱片公司本就不多,有实力的更是少之有少。东方红娱乐或许算不上资深,但毋庸置疑,这家公司非常有钱,且舍得在艺人身上投资。 看看古惑仔五子就知道了,先是六部曲的电影直接捧红,现在更是不停地给他们做影迷见面会,大量发行写真海报,甚至有传言称,公司还在为他们录制单曲。 这些机会是任何一个演艺人员都梦寐以求的,BEYOND也不例外。 他们现在最缺最缺的,便是资金支持,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他们才能制作出更好的音乐,且能把这些音乐,在最好的舞台上呈现出来。 这间经理办公室里坐着一个生面孔,三十几岁的年纪,微胖,面白无须。不光李亚东不认识他,他似乎也不认识李亚东,俩人大眼瞪小眼。 “您是?”他看出李亚东气度不凡,心里隐隐了有些猜测,不管身形、年龄,以及样貌,都与同事告知的相吻合,不过此时身旁无人可以询问,而那位又很神秘,明明是位亿万富翁,却从不见报,一时不敢确定。 “去把陈家英叫过来。”李亚东懒得搭理他,直截了当地坐在旁边的沙发椅上,挥挥手道。 “哦,好好!” 微胖中年人心中一凛,瞬间确认了他的身份,敢在公司里直呼陈总名讳的人,他来这边上班半个月,还从未遇见过,饶是楼上地产公司的黄总,包括金融公司的何总,平时都是使用尊称。还哪里敢怠慢,快步离开办公室。 “坐吧。”李亚东笑着对黄嘉驹四人说道。 “哦。”几人相视一望,还哪里不知道这是碰上了集团大佬级的存在,稍稍远离李亚东一些,同样在沙发椅上坐下。 不大会儿功夫,陈家英踩着高跟鞋小跑而来。 “李先生,还真是你啊。”她笑了笑,这也是她年后第一次见到李亚东。 然而,李亚东却没笑,淡淡道:“先坐下。” 陈家英不由一怔,递给旁边的郭经理一个询问的眼神。郭经理苦笑,心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啊。 等到二人揣着不安的心情,在办公桌前的皮质靠背椅上坐下后,李亚东指了指黄嘉驹四人,问道:“这只BEYOND乐队,为什么没有签下来?” 这事陈家英根本不知,她那边属于二审,如果一审都通不过,自然到不了她那边,也只能将目光投向郭经理。 “李先生,平心而论,他们这只乐队的条件还算不错,歌曲我也听过,发行专辑是没问题,但……”郭经理小心翼翼的回道:“他们提出几点要求,我估计任何一家娱乐公司都不容易满足。我也跟他们讲过,让他们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并没有直接将他们拒之门外。” 他哪里看不出老板看中了这四个小伙子,但他也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并没有故意排挤的意思。 “哦?”李亚东挑了挑眉,却是不在理会郭经理,而是望向黄嘉驹,问道:“几条什么要求,说来听听。” 黄嘉驹看了他一眼,回道:“第一,你们这边需要签十年长约,而我们想,暂时先签三年。” “第二,在音乐制作的层面,我们尊重公司的意见,会着重考虑,但最终采不采纳,还是我们说了算。” “第三,我们拒绝与音乐无关的一切商演。” 黄嘉驹一番话说完,李亚东还未有所表示,陈家英却已经坐不住。 冷笑道:“你们这三点要求,还真不是一般的苛刻,几乎全部掐在了娱乐公司的软肋上。首先就说签约的问题,三年约,恕我直言,三年能不能把你们捧红都很难说,你让公司怎么为你们砸钱?” “再说音乐制作的事情,看你们这口气,大概是想自己的专辑自己一手包办,公司方面只能提意见,换句话讲,就是说这些音乐不管是否迎合市场,都不在你们的考虑范围之类,你们只顾自己爽,那万一市场根本不买账、专辑制作出来根本没人买呢,难道公司就这样眼睁睁的亏本?” “最后一个更绝了,拒绝一切与音乐无关的商演。此举不仅断了公司的财路,也绝了你们自己的后路。现在哪个艺人不想着全方位发展,嫌钱太多?就算你们真的不在乎钱,但也要明白,我们公司开在这里,首要的目标是盈利!” 陈家英这番话,可谓字字剖心,黄嘉驹四人一听,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或许……他们的要求确实太苛刻。但,这却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们只想做音乐,做好的音乐,不想被其他事情所累。 在场唯一能理解他们感受的,也只有李亚东。 诚然,站在商业的角度讲,黄嘉驹提出的这三点要求,无异于三块屏障,阻隔了公司想利用艺人赚钱的这条路。 但他此刻内心的感受,却不是如同陈家英那样的愤怒,而是尊敬。 对他们对音乐的这种执着精神,表示深深地的敬意。 八十年代末,就香港乐坛来说,算是一个歪风时代。大多数歌手总想着靠翻唱日文英文歌曲大火,继而圈钱。 而BEYOND却始终坚持原创,耗费大量心血去创作,以一颗对音乐最淳朴的心,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 以至于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后,仍被世人广为流传。 假如没有这份执着,这些歌曲断然也不会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纵观出自黄嘉驹手的一系列的BEYOND的歌曲,不管是《黄阔天空》也好,《光辉岁月》也罢,以及《长城》、《大地》、《Amani》等等,这些歌曲其中似乎都寄托了一份情感,或眷念思乡,或催人奋进,或大爱无疆,仿佛每一首歌,都拥有一个灵魂,甩那些一开口就“情啊”、“爱啊”的妖艳货色十里地不止,完全脱离低级趣味。 李亚东觉得,钱可以少赚一些(签下BEYOND亏本是不可能的),而一群纯粹又执着的人,应该被人尊敬。 “你们的要求我全部同意,唯一一点,三年约,必须改成五年。” 眼下是一九八八年,五年之后,便是一九九三年。 而这一年,李亚东得让黄嘉驹留在香港,哪儿都不能去! “李先生……” “嗯?我说的话你没听见?” 陈家英大惊,正准备反驳,却被李亚东直接打断,也只能一脸悻悻的将后面到嘴的话,吞回肚子里。 她真是搞不懂一向英明的老板,这回是哪根筋不对,这样的一只乐队,签下来有什么用? 黄嘉驹四人明显心头一喜,相比较起其他两点要求,签约时间的长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只要对方答应另两点要求,别说签约五年,十年他们恐怕都会妥协。 毕竟想找到一家给予他们如此自由度的公司,肯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