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血色(二)
姒梓满府邸内,气氛略微紧张,一队队甲兵陈列,长戈高高举起,犹如一面面高墙,立于府邸宽阔的回廊之间。 东厢暖阁之中,姒伯阳坐于上首。姒梓满、上阳仲、姒飞虎三人列坐两旁,眸中神光闪烁,默默观察着姒伯阳。 姒伯阳翻脸无情,可是让姒梓满三人,见着了这位姒首的真颜色,自是不敢再小觑姒伯阳。 哪怕他们三位对姒伯阳从小看到大,自诩对姒伯阳有几分了解。但见识了姒伯阳的凌厉手段,谁不怵上三分。 在坐众人默然不语良久,姒梓满幽幽一叹,打破了平静,道:“姒首,何至如此?” “魏征明这人,虽跋扈可恨,兼之野心勃勃,是山阴一大害。可他身为魏家家主,为山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姒首杀一个魏征明容易,可是杀完魏征明之后,其他三大姓物伤其类,与姒姓主脉的隔阂,再也难以弥补。” 念及山阴氏的紧张氛围,姒梓满眉头紧皱,大感头痛之余,不禁摇头道:“姒首,你好莽撞啊!” “伯阳已经知错,可惜悔之晚矣!” 姒伯阳正襟危坐于主位,面带愧色听着姒梓满的‘抱怨’,但内心深处紧紧绷着的那一根弦,却悄然间松了一些。 他态度放的很低,道:“满叔,您也知道伯阳年少,正值心性未定,一时义愤妄为,莽撞犯错,着实难以自控。” “尤其是现在,山阴氏各方一团乱麻,到处都混乱不堪,隐隐有大乱的征兆。伯阳有心去整顿,却有心无力。” “正需满叔、虎叔以及仲师,三位威望极高的长辈,坐镇山阴中枢之内,平息山阴氏各方怨忿,稳定当今局势。” 姒伯阳闭口不谈他的处心积虑,完全把魏征明之死归咎于‘一时冲动’上。以此来请姒梓满、上阳仲等老臣谅解。 而姒梓满与上阳仲、姒飞虎三人,也属实乐得糊涂。看着姒伯阳卖力的表演,彼此也都心照不宣,默默的听着。 不要看姒伯阳说的好听,实际上这只是姒伯阳,递给姒梓满等人的一个台阶, 姒梓满等人只要不想见到山阴氏分崩离析,就只能支持姒伯阳,根本就没有第二个选择的余地。 这不仅是由于事发突然,让姒梓满等人全无准备。更是因为姒伯阳的胆魄,让姒梓满、上阳仲几人刮目相看。 上阳仲沉吟了一下,瞥了姒梓满一眼,道:“先君知遇之恩,永生永世不忘,上阳责无旁贷!” 姒梓满、姒飞虎二位目光交汇,神色坚定的点了点头,道:“上阳兄有此心,吾等姒姓子孙,又怎甘落于人后?” 看着这三位一一表态,姒伯阳大喜过望,伏身一拜:“哈哈,有三位长者相助,大局无忧了!” 上阳仲眼睑微垂,遮掩着眼中神采,一语双关道:“是啊,从此以后,大局无忧矣!” 成大事者,必要心狠手黑,在姒伯阳的身上,显然是不缺厚与黑! 尤其是他在社会大染缸里,摸爬滚打好几年,一身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以及装糊涂的能耐,也是有几分火候。 只凭着姒伯阳能神色自若的,在姒梓满等人面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位脸厚心黑的水准,由此可见一斑。 姒伯阳面色如常,仿佛没听懂上阳仲的话外之音,只是眸中神光一闪而逝。 随着魏征明的身死,确实给姒伯阳留下一个烂摊子。但是有着三辅臣从旁辅佐,这又未尝不是姒伯阳的机遇。 由此不仅掌握山阴氏四卫锐士,还得到三辅臣的全力辅佐。姒伯阳执掌山阴氏的步伐,最少也能提前三五年。 从只能作为傀儡而存在,到现在谁都不能忽视的掌权者,姒伯阳这一步迈得极大。 ———— “踏,踏,踏,” 中行堰一步踩在血水里,抬脚飞溅起一朵朵血花,一名名身披重甲的锐士,冷眼看着一具具倒地的残破尸骸。 “杀,都给我杀,”中行堰剑眉一挑,冰冷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狰狞的笑意:“这些魏家的人,一个都不能留!” “杀,” 在这一片鹰扬卫兵盘之中,一个个被认定为魏家拥趸,亦或倾向魏家的人,被不断手起刀落,手起刀落的屠杀。 “杀,” 一声声‘噗呲’后,血雾喷溅而起,中行堰面上冷漠,看着魏家锲在山阴氏的钉子,一个个的被他给拔了出来。 自中行堰杀了鹰扬卫卫率葛达,夺取了大军实际控制权后。中行堰就开始了大清洗,以血来清洗掉魏家的痕迹。 当然,中行堰知道魏家暂时不能灭,可是魏家对山阴氏的影响力太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要是不趁着魏家元气大伤的时候,一步到位的把魏家打压到底,以后终究会成为麻烦,还不如一刀切的除根。 中行堰就是清楚利害关系,也是甘愿为姒伯阳背锅。所以在掌握鹰扬卫后,立即带着鹰扬卫抢先清洗一遍魏家。 “但是,魏家的势力太大,一时半会是清洗不完。我这一次清洗,虽然重创了魏家,可是实际效果聊胜于无。” 他暗自叹了口气,魏家的势力及其惊人,整个山阴氏超过一千户姓魏,就是魏家最大的底气。 不要说一个中行堰,就是上代山阴君复生,只要他们没有将魏姓人杀绝迹的狠劲,魏家等大姓就绝不会消失。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可能的削弱魏家。一旦其他大姓乃至于姒姓宗老们干涉,就是我们落幕的时候了。” 中行堰极为理智,知道族老们不会放任事态恶化。山阴氏上下都经不起这场大乱的肆虐,这是所有人的底线。 他可以纵马街头,诛杀一批又一批的魏姓党羽,但是魏姓党羽是杀不完的,至少在魏家族老没死前是杀不完的。 中行堰的目光一动,嘴角流露出一抹嗜血笑意:“就让我用魏家人,与魏家一党的血,染红这一座山阴石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