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神级学霸在线阅读 - 第1127章 西乡开发区

第1127章 西乡开发区

    就像是段航说的,进到西乡开区境内,双向四车道确实不算什么了。?

    横平竖直的道路是最基础的。

    在道路两边,是平整后的土地,大部分都荒着,但那至少是平整的荒地,在丘陵地区见到这样的景象,还真是不容易的。

    杨锐记忆中的矮树林,都在很远的地方,所谓望山跑死马,估计开着吉普车,也得行驶很远才行。

    而在公路两边,步行可达的范围里,电线杆整齐的排列,一些地段,杨锐竟然看到了稀罕的路灯。

    路灯本身是不稀罕,稀罕的是供电。

    杨锐也是立即问了出来:“现在电力充足吗?”

    段航笑了,说:“省里跟平阳电厂,专门拉了一根高压线过来,溪县都沾你的光了,县里的电价都低了。”

    电拉过来就得用完,所以,阶梯电价并不是21世纪的明。最初的电价一直都是阶梯的,到了电力充足之后,才有了统一的民用和工业用电标准。

    但也是各地略有不同的。

    杨锐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华锐制药厂的用电不成问题了?”

    “那肯定,你这边都投了几百万美元了,要不是建设周期长,省里恨不得给你投建个电厂,听说也规划了。”华锐制药厂的投资,主要是与捷利康的易货贸易的收入。仅仅是前期,捷利康就购买了起码两百万美元的设备和物资,给华锐制药厂运过来。

    当然,二手设备两百万美元,在争取外资的表上,那是一定要表述成五百万美元以上的。

    其实,不管是两百万还是五百万,只要是美元,都足够河东省万分重视了,电厂这种基础投资,原本就是要进行的,建设到哪里不是建设。

    杨锐也不知道段航说真说假,随口道:“溪县这边,其实不用投资电厂的,这边的运输能力有限,铁路就这么一条,公路虽然扩建了,也还是不够用,再要建一个电厂,运煤的车,就要挤占宝贵的运力了。”

    “好的,我记录下来反馈过去。”段航说着话,竟然真的掏出一个本本,艰难的写上几行字。

    杨锐惊讶道:“你都可以向省里反馈了?”

    “我在开区管委会,也是有职务的。”段航撇撇嘴,又有些炫耀的道:“开区管委会是省里直属的,我当然能向省里反馈意见。”

    顿了一下,段航又道:“再说,还是你的意见呢。”

    杨锐嘿嘿嘿嘿的连笑好几声,直到表哥要恼羞成怒了,才指着外面道:“这边到核心区了?”

    “不算,你们那个华锐制药厂才是核心区,给留了好大的扩展区域。这边都是配套厂,咱们刚才经过的是个铝箔厂来着,平江有色金属公司投建的,规模大的很。旁边是个瓦楞纸包装厂,再是塑料厂,里面还有个塑料药瓶厂,就是生产咱们装药用的塑料瓶子的……”

    “我们华锐制药厂,不用塑料药瓶吧。”杨锐打断他道。

    “你们不用,别的地方还用呀,人家塑料厂,说是为你一个单位生产,但你们不是还没投产吗?我听市二塑的人说,他们已经联系好了南方的老板,投产就能卖出去。”

    杨锐微微颔,心里却不以为然。华锐做的第一批产品可是大输液,也就是普通人常说的吊瓶用的药品。

    虽然目前仅仅选择了氟哌酸一个品类,但他是准备用来出口的,只要生产线开动起来,那对包装材料的消耗就是源源不断的。

    华锐计划做的第一批大输液产品,就是塑料袋式的,而非玻璃瓶包装的,旁边的塑料厂别说生产塑料瓶了,到时候,光是塑料包装袋就生产不完。

    更重要的是,华锐要求的高标准的塑料包装袋,可是产业升级的好机会。若是规模够大的话,照样有机会出国创汇。相比之下,小塑料瓶的生产利润就太低了,差不多任何一家中型以上的塑料厂就能生产,卖得多也赚不到几个钱。

    不过,这些话现在说了没用,得用现实说服才行。

    杨锐这么想着,调整了一下姿势,再次看向窗外。

    西乡开区位于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交界处。

    西寨子乡原本就是欠达地区,西堡镇稍好一些,也就是借着几家国企,做出了两条街市出来罢了。

    这样的城乡交界之处,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有国道和铁路经过,然而,也就是经过而已。

    早几年,经济条件很不好的时候,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部分村民,还有做车匪路霸补贴家用的机会,偏偏西寨子乡的杨书记并不纵容这种行为,重拳打击了几次,就让“铁道游击队”和“公路游击队”销声匿迹起来。

    要说起来,西寨子乡甚至溪县的民兵组织能建设的如此标准,也是有铁路机关和相关国企的赞助的。

    像是西寨子乡这样的通衢之处,若是不能管理好道路交通的话,包括西堡肉联厂在内的工厂,都要经营不下去了。

    曾几何时,送往东欧的白条肉,可是直接被人从火车上扒下来了,至于罐头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闷罐车锁起来都要被撬开,车头车尾安排两个人都不行,非得每节车厢两名工人,还时不时的会生厮打事件。

    那段时间,大约也就是西寨子乡和西堡镇最热闹的时间,不光有本地的村民,还有外乡人也想来讨一口饭吃,以至于流血械斗不断。

    不过,自杨锐上中学以后,西寨子乡与西堡镇,就日趋平静了。

    包产到户成就了中国农村最后的辉煌。

    中国农民,第一次吃饱饭了。不是地主吃饱饭了,也不是长工吃饱饭了,而是一个村子的农民都吃饱饭了。

    突如其来的饱腹感,确实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在那个农民并不能轻易进城打工的年代里,一个村子的农户动辄数百,人数上千的自然村数不胜数,甚至有的村子,人口多达数千人,以至于能够建起自己的小学、初中,以至于高中,一些农村高中,一个年级还得好几个班。

    这样的繁盛景象,似乎也给人以错觉,生活在农村好像也不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仿佛一直能够持续下去,仿佛一直能够给人以幸福感。

    到86年,农村勉强还是有幸福感的,尤其是在偏僻的河东省,基本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傍晚时分,端着装满了菜的碗,打谷场上边吃边唠嗑,直到数十年后,仍然令许多人怀念不已。

    这时候,乡村题材的小说,依旧流行,不是以怀旧的形式,而是文化的现代时。

    然而,86年的农村,已经开始渴望现代化了。

    倒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8o年代的农村根本不敢想这样的条件,但是,有电力供应,或者有稳定的电力供应,让大家聚在有灯照明,一起电视,偶尔能放个电影,就是现代化的标杆了,若是再有方便一点的车来往于乡镇之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车,哪怕是拖拉机,只要能站得下,那也是令人满足的。

    直到去年,杨锐都没有在西寨子乡看到这样的现代化。

    就他所知,这样的现代化,在河东这样的省份,或许要到9o年代才开始逐渐实现,但是,到那个时间,城市的展已势不可挡,最多再有一代人的努力,就将中国的农村人口掏了个一干二净。

    等到那个时候,中国的乡村,就只剩下怀旧以及旧人了。

    不过,杨锐入目所见的开区,却已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乡村景象。

    特别是深入到厂区林立的配套区,虽然开工的工厂很少,工地上干活的人,却依旧喊着号子,热汗淋漓。

    “工人都是从哪里雇的?”杨锐收回目光,再用手点了点表格的肩膀。

    “哪里的都有吧。”

    “要优先雇咱们本地的工人,尤其是开区这块的。”杨锐道。

    “为什么?”

    杨锐看了一眼眯着眼的爷爷,笑道:“乡里乡亲的,能照顾的就照顾一下。”

    杨山像是从睡梦中醒来似的,眼神有些浑浊,却很清晰的吐字,道:“德被乡梓。”

    这个词就厉害了,段航赶紧道;“我记住了,回去就向省里反应。”

    “比例要高。”杨锐说。

    “好。我反应,但不一定能成。”段航知道用工的话题敏感。用工最多的肯定是配套厂,而配套厂都是老单位新建的老厂,自然的,他们就要照顾老厂的子弟,也就等于要照顾溪县以外的国企员工了。

    在中国的国企展过程中,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有时候,为了调和地方和国企的矛盾,还会异地招工,像是同属于纺织部下属的工厂,若是被地方逼的没办法了,又没有用工名额,就可以向部里申请,要求某地新建的工厂,来我属地招收多少多少名工人。

    段航本身就是国企子弟,也知道里面的复杂情况。

    杨锐同样知道招工涉及的状况很多,只不过,在地方与国企的二元世界里,他本人是属于地方派的,自然要让国企多招本地工人,这是屁股决定的属性。

    车行渐缓,两行绿树,出现在了道路两边。

    几十秒后,华锐制药厂的大门就映入了眼帘。

    大门有十几米的宽度,上方挂满了红色的横幅,下方则占满了人,层层叠叠,怕有数百人之多。

    “要放鞭炮的,咱们把车停远一点。”段航提前剧透了一句,又深吸了一口气,却是比杨锐还要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