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第826章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当然,不信邪的人也有,不过他们在第一时间就被“天聋地哑”和下放的御史、言官和那些热血士子揪出来了,接受了律法的严惩。不过这次税务改革,虽然严重的损害了各地官吏的切身利益,不过冉闵也按照了冉明的意见,给了他们一个甜枣。 冉闵颁布圣旨,給予了他们正式的官府身份。虽然他们不官,只是吏,不过却端上了铁饭碗,像官老爷一样,领起了俸禄。按照郡、县大小,除了那些拥有官面身份的官员以外,其他,六曹司职书吏、帐房、衙役、捕快、仵作、狱卒,更夫等,全部都拥有了工资。他们也吃起了皇粮。 事实上,自从封建制度确立以来,历朝历代,都这些基层小吏都不重视。而且朝廷还不给他们发放俸禄,这样虽然从明面上,产少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可是事实上呢,这些人员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吃饭,也需要养家糊口。朝廷既然不给他们发放俸禄,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最终倒霉的还是那些百姓。 在冉明这个穿越人看来,这根本就是一道鸵鸟政策。既眼不见,心不烦。更加操蛋的还是满清,满清入关,官员的俸禄非常低,别说雇佣师爷、轿夫、车夫、随从、跟班的的庞大开支了,那些官员,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可能会当清官。 原本冉明是在开元三年向冉闵提出这些建议的,关键是冉闵手里也没有钱财,如果这么一改革,魏国就相当于每年多出二十多万张口吃饭,这些钱粮开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是随着冉明打劫了叶调国国库,魏国的国库也异常充实起来了。 当然,冉闵有了底气,进行了这种改革。这种改革是显然易见的,因为这些底小吏从来不领朝廷俸禄,他们的个人荣辱,全部都是上司所给,所以他们这些人,也更没有一点节操和忠君为国的观念了。 对于官员的俸禄,采取三层分配制度,既朝廷发放的基本工资,其次是地方税收截留部分,作为奖金,再次就是个人绩效业绩工资。 毫无意外,冉闵举动是得到了魏国一千五百多个县,二十多万小吏的忠心拥护。而且根据反馈过来的消息,这个改革的效果非常出色。毫无意外,魏国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改善。而且这次改革中,还包括了这些小吏的上升渠道,他们虽然不能成为官身,却可以升级。从县升到郡或州,甚至是中枢。这样以来,更加激励了那些基层小吏前所未有的干劲。 这次吏治改革,实际意义并不亚于对科举取才的意义。 开元七年,这是魏国开国以来最好的年景,粮食产量普遍超过两石半(两百六十斤),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三石半甚至四石的高产。粮食的丰收让冉闵非常有成就感。 已经成为冉闵散骑常侍、户部度支主事皇甫真小心翼翼的将这些财务报表递给冉闵。 因为冉明的跨时代报表的出现,这让查帐非常方便,几乎是一目了然。 冉闵道:“楚季,明岁水利建设,要向贫困地区倾斜,特别是边镇百姓,他们的基础设施被破坏的非常严重,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苦,今年就算了,明岁幽、平、营、并、朔、雍、秦、凉一百七十九城,税收全部不必上交中枢,另外再从国库调拨三十万金,用于水利建设。” 皇甫真快速将冉闵提出的城池记住,事实上他其实不必记也可以,这些东西都会以圣旨明文下发的。 冉闵又想了想,眉头皱成一团,他道:“明岁高速公路的工程还要加紧进行,除了幽、平、营线,洛阳至南阳的高速公路也需要抓紧时间修建。” 尚书令王简突然听到这话,眼前不禁一亮。 南阳直抵荆襄,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看来陛下是不想再等了。 现在的国库好不容易充裕起来,可是冉闵三两下就划掉了一小半,这让皇甫真心头直跳。鼓励生育政策是冉闵和冉明商议的结果,这目的自然是了增强国力。可是这一年之中的新生婴儿也太多了,根据开元七年前九个月统计的数字,这个数字净增人口七十一万多人。冉闵可是吃了人口太少的亏了,如果他有足够的人口,并州和冀州,青、兖、洛、豫这些传统人口大州,就完全可以上升至汉朝时期的四五百万人口。 现在孩子生下来来了,可是抚养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新生婴儿不仅要饱,也要吃好,穿好。否则老百姓活不下去,肯定会造反的。只有营养充足得孩子,才能成长为未来魏国最可靠的战士和纳税人。 可是冉明原本并没有意料到这个时代的对生育孩子的热情,在后世,如果生养两个孩子,压力不是一般的小。可是在这个时代,你不七八个儿子,养活十几个子女,你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光新生婴儿的奖金,这一算,怪怪又不得了,七万多金。 如果明年,这个数字肯定会轻易翻上一番,如果再过个十几年,那肯定就不得了。冉闵寻思,如果反悔,那就是打自己的脸,对于自己的威信也会有着不小的损害。冉闵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如约照付,其中一半折合税收,来岁减税。 其中一半以实物发放,像采取规模化产出的布匹、南洋运来的大米,还有奶粉,冉明发明的奶粮,对于像冉明这样的人家来说,那简直就是鸡肋,因为他们有钱,完全可以请几个奶娘,再好的奶粉,也不如母乳营养全面。 可是对于那些百姓人家来说,这简直就是救命的东西了,尽管这奶粉的价格不便宜,却比请奶娘实惠多了。 冉闵突然道:“既然有了奖励,那么成年未育就要缴纳税。这个呢就叫社会抚养费。既以二十五岁为界线,二十五岁以下不需要教税,二十六岁起,每一男子每年就需要缴纳二十钱!二十七岁仍未育则缴纳四十钱,二十八岁就要缴纳八十钱。” 王简和皇甫真都是接触了数学的人,他们却知道冉闵磨刀向谁了。道士可以结婚生子,可是和尚尼姑却不一样啊,他们可是献身佛祖,终生不婚的。 只要稍为有一点数字知识的人就知道,冉闵颁布这个圣旨本身就是一个坑。即使不用缴纳二十钱,以二的基数算下去,就算和尚拥有再多钱,也不够罚的。 王简道:“陛下,这恐怕会阻力不小吧?” “对了,这是朕考虑不周!”冉明想了想又道:“身为帝国军士常年戍边在外,身为帝国官员为国操劳者,不在此列。” 冉闵指着王简道:“此事交由五官中郎将具体负责,要尽快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旬初大朝会交由大臣朝议!” 皇甫真苦笑不已,一旦这个提议通过,那么佛家就要青黄不接了。光那恐惧的税,没有哪个寺庙可以承担得起。皇青真甚至恶搞般的想到:“要不,和尚跟尼姑,凑合着生吧!” 或许是父子心灵感应,就在冉闵在魏国鼓励生育政策时,冉明也在宁远城举行起声势浩大的集体婚礼。 这场婚礼的男主角自然是魏国远征军将士,而女方则是叶调国、威远、镇远、伏远、宁远各地土著贵族的贵女们。 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一万两千多名远征军将士,包括冉明自己都将纳妾。 冉明身为太子,自然不可能永远霸占着宁远总督的位置,很自然的在一切步入正轨之后,冉明将总督的位置授予了高适。 既然不是总督,冉明自然不好意思继续住着宁远总督府。好在冉明在宁远的行宫已经初具规模了,原本二十余亩的悦庐也经过了再次的扩建。青凉山原本是悦庐之西的一座独立的土石山包,说是山,其实不过是一座小型的丘陵。 原本这里并没有名字,不过冉明来了以来,感觉到里似乎更加青凉,就改名为青凉山了。此时这座高度仅五十余丈的小山,已经建成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群。这座宫殿和冉明的胶东国的银安殿非常相像,其中包括主殿银安殿、集庆宫、长乐阁、茉莉亭、藏书阁、思贤阁、真武宫七部分组成,整个宫殿占地面积将近四千平方米,而其中建筑面积超过两千一百平方米。 这座宫殿采取石混结构建筑而成,装饰带着浓郁的华夏风格,不仅大气磅礴,而且富丽堂皇,无处不在彰显着魏国的大气。楼台叠峙,亭殿交错,依山据险,构思奇巧,规模恢弘。这座新的宫殿群将用来安置叶调国的十九公主,还有亚相渤林的长女。 时间回到四个月前,就在冉明与金成悦定计之后,冉明就开始秘密布局。说是布局,其实冉明根本什么事儿都没有做,具体做事的还是金成悦。在叶调国此时还没有传入***教,具体的宗教信仰还是婆罗门教、佛教和叶调国的拜物教为主。所谓的拜物教,其实就是相当汉人的拜祭祖先和族灵。 叶调国只是刚刚被笈多文化影响,还算不上被潜移默化。不过给叶调国影响最深的,还是汉朝的制度,此时叶调国还是采取类型周朝的那种松散的封建诸候制,当然叶调国也有一个类似国子监的学院,不过他们学习的不是孔孟,也不是杨朱,而是神学,叫做万有灵学。 听到金成悦所说,这个圣学院学生,就相当于中国的士族阶级,不仅拥有大量财富,还是拥有特权的阶层,毕业以后可以做官。这么一座国立学院,大约拥有五百多名学生,学制是五年,在学习期间,这些学生完全可以作为参谋,旁听朝议,参讨国策,这个特权比国子监还要牛逼。 这个学院中,有几个学生团体,每个团体都在狂热的号召学生和官员,抗议国王达巴务那,要求全国叶调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将塞里斯人赶出叶调国。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放任不管,肯定会引起全面的反华行动。 值得庆幸的是,金成悦的“虎组织”以当地人为首,在金钱攻势下,很快就弄清楚了所谓反华势力的灵魂人物就是其叶调国的国子监教授。这个教授名叫瓦尼埃。瓦尼埃年龄非常大了,足足六十七岁,这样的年龄别说在人均寿命不足四十岁的叶调国,就算在中原,这属于高寿人群了。 这天,须发皆白瓦尼埃教授站在讲台上,挥舞着手臂,大声的喊道:“我们的前辈,经过几十年的战斗,付出了无数牺牲和流血,才建立了如今的叶调国。可是今上却是一个软弱无能之辈,他为了自己的小命,毫无保留的出卖叶调国的利益。我们不能让这么一个懦夫当我们国王,我们应该换一个领导人,领导着我们全体叶调人,奋发向上,驱逐塞里斯人,建设我们团结、独立、自由繁荣富强的叶调国。” 此时在台下听课的圣学院的学生们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然而就在这时,一群打扮非常随便的壮汉就冲进了课堂上。此时在讲台上激情演讲的瓦尼埃教授就像被卡住了自己的脖子,声音嘎然而止。这些壮汉瓦尼埃教授都认识,他们都是满伯夷城的地痞流氓。 要说高官贵族,瓦尼埃教授和他的学生们都不会害怕,和中原的士大夫阶层一样,在叶调国圣学院的影响非常大,除非是不要自己的政治前途了,否则一般不会正面跟圣学院的学生发生冲突,特别是正面冲突。这些圣学院学生连国王都敢骂,骂得越狠,证明其越有能力。 可是地痞流氓不一样,这些本来就不在乎自己脸皮为何物的群体,他们更没有什么政治前途。 为首的那个面部带着恶魔刺青的壮汉道:“瓦尼埃教授,我们的首领要见你,你跟我们走一趟。” PS:推荐一本书《横明》方书安重生明末,首辅之孙,轻松幽默却逻辑严谨,靠着忽悠强盛泰天,中兴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