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应时而生
去年《暮光之城》票房大卖时,业内就对《饥饿游戏》有一定的期待,不仅仅是因为小说来自于同一个作者,还有小说都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霸榜相当长一段时间。 新的时代,也需要符合这个时代的电影和角色。 这个时代的女性角色,也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态势。 凯特尼斯就是这样一个应时而生的电影角色。 长久以来,女性往往需要在成功与讨人喜欢之间作出取舍,哪怕是北美这种标榜自由和公平的社会下,媒体和公众也不喜欢吹嘘自身成就很高的女性。 这种情况在近年来有所转变,好莱坞开始出现一些女性自强片,其中女主角的设定,也不再是乐呵呵的傻大姐或者纯粹的花瓶。 盖尔-加朵在《饥饿游戏》当中,就被打造成了坚强独立而不依靠男人的角色,她有一颗与传统女性角色完全不同的勇敢的心,也有因为长期狩猎而训练出的矫健身手,所以她不仅代替妹妹参加这场残酷游戏,还凭借一副弓箭和一手绝技逃出生天。 就像曾经罗南第一次见到琳赛-比尔的面试题一样,出自琳赛-比尔笔下的这个角色,不需要男人来拯救,反而会去拯救男人乃至世界。 在影片的剧情中,尽管有男性角色帮助,但凯特尼斯自身才是关键,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仅破坏了对手设计的陷阱,又顺带着救了一串男配角,将女性主义的强大展现的淋漓尽致。 更重要的是,她成为了这个世界阶级反抗的代言人,周身散发着反抗和自由精神。 凯特尼斯不仅一路杀戮挣扎,秀出本身独立强悍的精神特质,更在关键的时刻用举手致敬的热血煽动了全民的自由情绪。 新时代需要新角色,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也需要新的代言人。 站在自由的大旗下面,凯特尼斯闪耀着非同一般的光芒。 尽管动物里面的猴子都比这些生活在“棱镜门”下的美国人自由,却不妨碍他们欣赏喜欢电影当中的自由。 如同《暮光之城》一样,《饥饿游戏》在青少年中拥有大量受众,而且比起纯粹的玛丽苏,这样融合了科幻和动作戏的大女主电影,其实受众范围更广。 虽然同档期有着《雷霆战狗》、《澳大利亚》和《非常人贩3》等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前两者还都是投资1亿美元 的一线商业大制作,但《饥饿游戏》北美开画首日,就让业内外所有人目瞪口呆。 这部青春偶像加大女主再加科幻动作的反乌托邦电影,周五一天的时间里面,在4122家影院里面,拿到了6726万美元票房。 《饥饿游戏》火爆的势头,超过了相对论娱乐最为乐观的预估。 罗南知道曾经这部影片取得过巨大成功,成为大表姐在商业上面的代表作,但没想会是威力如此巨大的票房炸弹。 因为特殊经历的关系,在罗南眼里,《饥饿游戏》还没有《大逃杀》精彩,却挠到了北美观众的心弦。 哪怕《饥饿游戏》没有3d电影的高票价加成,放映的只有2d版本,都挡不住电影的巨大成功。 这也创造了北美电影市场11月份的单日票房纪录,就连《哈利波特》系列也没有在11月份拿到过单日票房过6000万美元的成绩。 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首日放映过后,就不幸变为了《饥饿游戏》大获成功的背景板。 首先是《非常人贩3》,这一在国际市场相对比较火爆的动作片系列,哪怕有盛世美颜压阵,北美反响一直一般。 第三部续集北美开画首日只有332万美元进账。 然后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澳大利亚》,妮可-基德曼再次暴露出票房毒药的本质。 去年,她担任女主角的《黄金罗盘》制作成本高达1亿8000万美元,北美最终票房却仅有7000万美元。 这部影片的失败,也让新线影业在《魔戒》系列之后打造新的魔幻三部曲的计划化为泡影,而且控购新线影业的华纳兄弟对于如此巨大的亏损极度不满,直接将罗伯特-谢伊赶下台,新线影业从此失去独立性,成为完全受华纳兄弟控制的子公司。 妮可-基德曼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的商业电影,一部接一部扑街,谁也不知道二十世纪福克斯到底是怎么想的,在这样一部超级巨制里面,邀请到了她作为女主角。 或许是澳大利亚版本的《乱世佳人》,需要一个澳大利亚女星。 话说回来,目前好莱坞根本没有能撑起一部商业大制作的澳大利亚女星,另一位名声赫赫的凯特-布兰切特,迄今从来没有扛起过大制作商业电影的女主角。 《澳大利亚》扑的比《黄金罗盘》还要惨,北美上映的第一天,仅仅拿到了226万美元。 虽然只是上映首日,但这一数字已经充分证明,《澳大利亚》没有任何拯救的价值。 从《家有仙妻》,到《黄金罗盘》,再到《澳大利亚》,妮可-基德曼近乎完美的演绎了奥斯卡影后魔咒,实现了商业电影三连扑。 一般女性这样,即便是一线女性,事业基本上也快要完蛋了,就像是哈莉-贝瑞。 但妮可-基德曼不一般,以后还会非常活跃,不用担心曝光度的问题,反正可以依靠鞭尸刷存在感。 只要汤姆-克鲁斯还红,妮可-基德曼仍然是好莱坞非常活跃的明星,也不会缺少关注。 相比之下,华特迪士尼的《雷霆战狗》是《饥饿游戏》三部竞争电影里面票房成绩最好的,上映首日收获703万美元,位于周五单日票房榜的第二位。 排位不错,票房数字却不理想。 华特迪士尼仅仅在《雷霆战狗》的制作上面就砸下了1亿5000万美元,想要重振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辉煌,从而让迪士尼动画真正实现电脑动画上的转型。 但计划的第一部,就掉进了坑里,还是很难爬出来的那种。 迪士尼动画工作室最具备能力和传统的动画制作团队,已经因为之前迪士尼的内乱和不重视等各种原因,转投到了相对论娱乐旗下,成立了崭新的公主动画工作室。 如今的迪士尼动画,想要重新崛起,难度是曾经的数倍乃至十几倍。 相对论娱乐走了迪士尼的路,迪士尼不说无路可走,但只能去走别的路,只是别的路上,充满了艰辛。 《饥饿游戏》票房大卖,口碑也比同为青少年电影的《暮光之城》要出色。 影片在以粉丝为主流群体的观众口中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cinemascore也给出了a的评分,其中16岁的青少年观众更是给出了a ;而在影评人眼中,烂番茄百分之八十五的新鲜度和72分的metacritic媒体综评也证明好评占多数。 事实也证明,一部影片是否会获得好口碑,有时候跟影片质量并没有直接关系。 很多年龄大的电影从业者都想不明白,这样一部情节、思想、结构甚至是演员表演都没有太多出彩之处的电影,为什么能拿到如此高的票房? 或许,使馆影业的调查数据能够说明问题,《饥饿游戏》北美首日的观众中,女性占比接近百分之七十。 如同《暮光之城》系列一样,无论是剧本,还是电影拍摄制作,以及宣传推广,《饥饿游戏》的定位都足够清晰,准确把握住了目标观众的主流口味,而这部分观众在电影市场中占据了多数地位,足以保证《饥饿游戏》的观众基数。 《饥饿游戏》已经露出了粉丝电影的特质,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了粉丝电影的缺陷。 到了周六,影片的单日票房开始下滑,甚至下滑幅度超过百分之二十,当天有5039万美元进账。 即便是如此,《饥饿游戏》仍旧创造了北美影史11月份的开画纪录! 周末三天,这部影片在4122家影院里面,收入1亿5254万美元,以碾压的姿态降临北美票房排行榜首位! 相比于成本,称的上是票房超级大爆。 同档期的其他影片不幸成为了牺牲品。 《非常人贩3》在北美的海外电影里面还算好的,903万美元的开画票房不算低。 《雷霆战狗》撑不起华特迪士尼重振迪士尼动画的计划,首周末三天仅仅收获2512万美元。 《澳大利亚》最为悲惨,开画周末只有1098万美元进账,对比1亿3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二十世纪福克斯又是一次大扑。 妮可-基德曼奥斯卡魔咒缠身,休-杰克曼似乎也注定了离开金刚狼就扑街的命运。 《饥饿游戏》成功的背后,映衬的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失败的痛苦与伤悲。 算上几枚龙珠在内,从去年夏天到现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有五部一线大制作扑街了。 哪怕是好莱坞的一线大公司,也疼的开始吐血了。 《饥饿游戏》的成功,影响巨大。 各大娱乐媒体纷纷用‘匪夷所思’、‘票房奇迹’来形容这部影片,哪怕相对论娱乐不用多做工作,他们也愿意在头版的位置上,用大篇幅的文章,去描绘这部不可思议的青春影片 而头脑灵活的制片商们,渐渐感觉到,青春片大热的时代就要到来了。